近期,安孚科技(股票代码:603031)在互动平台上披露了一则重要消息融金汇银,其投资的国产GPU厂商象帝先计算技术(重庆)有限公司(简称“象帝先”)已成功完成新一代“伏羲”架构芯片的流片验证。据悉,该芯片在图形渲染和并行计算性能上均表现出色。
这一成果的背后,是象帝先对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。据透露,新一代伏羲架构GPU采用了先进的5纳米工艺,算力高达160TFLOPS(FP32),并配备了12GB HBM2显存。尤为其图形渲染能力已经适配了备受关注的国产游戏《黑神话悟空》。
早在今年4月中旬,安孚科技就曾透露象帝先新一代“伏羲”架构芯片正在流片阶段。当时,安孚科技表示,这一架构将带来两款新品融金汇银,其中伏羲A0旨在填补国产高端渲染产品的空白,而伏羲B0则是GPU与NPU融合的芯片,主打端侧模型部署和快速崛起的AIPC市场。伏羲B0将全面支持LLAMA、ChatGLM-6B、Stable-Diffusion等主流模型的端侧部署需求,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瞻性。
安孚科技还透露,象帝先的股东阵容中不乏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,如重庆两江产业发展集团等。对于上市计划,象帝先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、发展战略等因素进行决策,而安孚科技也将持续关注其发展动态,并积极提供支持。
回顾象帝先的发展历程,可谓跌宕起伏。去年8月底,曾有传闻称象帝先公司正式解散,所有400多位员工全部终止合同。然而融金汇银,随后象帝先回应称该消息不实。今年2月14日,象帝先通过官方微信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,成功“复活”。
此次融资不仅标志着象帝先摆脱了因融资受阻引发的阶段性困境,还为其新一代GPU芯片的量产、前沿技术研发及全球化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。同时,安孚科技及多家知名创投机构的加入,也为国产GPU赛道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象帝先表示,未来将继续聚焦三大战略方向:加速现有产品的量产进程,加大研发投入以强化核心技术攻关,并深化国产化生态布局。公司计划通过联合上下游伙伴,构建覆盖芯片设计、制造、应用开发的国产GPU全产业链生态,旨在打破国际巨头在GPU领域的垄断格局。
自2020年成立以来,象帝先始终秉持“突破国产GPU技术壁垒”的使命,致力于高端通用GPU芯片的研发与生态构建。公司核心团队由芯片行业领军人物唐志敏领衔,成员来自海光、英伟达、AMD等国内外顶尖企业,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技术积淀。凭借这些优势,象帝先的“天钧”系列产品已成功实现研发及量产目标,并广泛应用于云桌面、CAD/CAE、元宇宙及数字孪生等领域融金汇银,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。
东方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